【資料圖】
......(節選)
“我姓潘,剛調到學校,以后你們的音樂課由我來上。”潘老師簡單的開場白,瞬間把我們的目光吸引到了他手中的笛子上。
“這個樂器叫笛子,是用口吹的,現在我吹一曲給大家聽聽。”還沒等我們鼓掌歡迎,潘老師就舉起笛子吹奏起來。
潘老師告訴我們:“我吹的這首曲子叫《春到湘江》,它旋律優美流暢,描繪了湘江兩岸秀麗的春光,還有人們歡欣鼓舞的動人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同學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潘老師夫婦是長沙知青。”晚上,父親認真地給我們解釋:什么是知識青年,他們為什么要下農村,那時的我們對此還懵懵懂懂。
一天放學后,我們正在家里堂屋中間的小飯桌上做作業,父親走進堂屋,小心翼翼地從包里拿出一個長長的精致小盒子,對我說:“這是潘老師送給你的笛子……你要好好跟著潘老師學吹笛子。”父親語重心長地叮囑我。
從那以后,我那土磚瓦房里便時不時傳出五音不全的笛聲。
潘老師夫婦是哪一年離開小山村的,我早已記不清了,但潘老師送給我的那支笛子的樣范卻一直銘記于心。那支笛子是金黃色的,帶有漂亮的彩紋,由三節組合而成。
如今,看著照片中潘老師夫婦略顯滄桑卻依舊親切的面容,那些與笛子等和他們有關的回憶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歲月或許改變了人的容顏,但那份純真的師生情、那些美好的童年記憶,將永遠在我的心中熠熠生輝。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