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600030)發布研究報告稱,在全球金融資產大幅波動以及各國外匯儲備多元化的背景下,2022年全球央行購金量創出新高。央行增持黃金是金價上漲最有效的風向標之一,疊加美聯儲加息預期弱化、地緣政治沖突延續和經濟衰退等因素支撐,該行認為金價有望保持上行趨勢,且本輪價格高點有望突破2020年前高。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資料圖)
商品視角下黃金需求在2022年出現明顯改善。
盡管金價的影響因素眾多,但黃金同樣具備一定的商品屬性。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黃金消費量達到3386.5噸,同比增加了17.9%,這一數字已恢復至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水平。需求增長主要受益于金飾消費回暖、金條和金幣投資需求增加以及全球央行購金量的創紀錄增長。
2022年全球央行購金量創出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央行重啟購金。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量達到673噸,創出1967年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2022年在全球金融市場資產價格劇烈波動的背景下,各國央行選擇增持黃金以實現分散風險、平抑波動、對抗通脹等目標。2022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官方儲備資產中黃金增加103萬盎司至6367萬盎司,這是繼2019年9月之后中國央行再次增加黃金儲備。
儲備多元化趨勢下黃金成為各國青睞的資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各國央行開始增配黃金以實現外匯儲備的多元化。2015年以來,全球主要貨幣的已分配外匯儲備份額中美元占比呈現下滑趨勢,至2022年第三季度,美元份額降至59.79%,較2015年第四季度高點降幅為5.95pct。同時黃金儲備占全球外匯儲備總額比值一路上行,2022年第二季度這一比值達到17.7%,創出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黃金成為各國央行青睞的儲備資產。
央行購金量大增是金價上行的重要風向標之一。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全球央行分別在2011年、2018年大幅增加購金量,且金價在對應年度均出現上漲,在此后一年也保持漲勢,其中2011-2012年金價漲幅分別為28%、6%;2018-2019年金價漲幅分別為1%和10%。2015年和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增持黃金的周期中,金價漲幅均接近30%。央行購金可視作全球資管機構資產配置策略的映射,購金量增加一般對應著金價上行周期。
地緣政治沖突以及衰退預期將繼續支撐金價。
當前金價最核心的影響因素是美國貨幣政策的變化。此外,俄烏沖突等地緣政治沖突引發的避險情緒以及美聯儲激進加息可能導致的經濟衰退預期均對金價形成有效支撐。相較于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動的不確定性,后兩者對金價的支撐效應更為明確,若后續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金價或開啟“主升浪”行情,且有望突破2020年前高。
風險因素:美國后續就業和通脹水平超預期;美聯儲加息程度超出預期;美元指數超預期走強;全球經濟增長韌性超預期;全球礦產金產量超預期增長;俄烏沖突進一步惡化。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