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會將啟的杭州,處處可見熱火朝天的攻堅場景和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
江南大道隧道、03省道東復線、時代大道蕭山段高架建成通車,杭州南部快速路“骨架”進一步拓寬;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杭州收費站至德勝互通段)主線高架橋開通試運行,如期完成階段目標;地鐵3號線首通段、4號線二期、10號線首通段三線齊開,運營里程跨上“400公里”臺階,向516公里線網更大目標沖刺;配合地鐵線路的密織,一條條“功能”與“顏值”兼具、惠及民生出行的地鐵重建道路正漸次呈現……
亞運之年,全市快速路網、軌道交通網、綜合交通網“三網”加速共繪。
“當前,各項‘迎亞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正快馬加鞭、晝夜不停,朝著5月底的節點目標全力沖刺。”亞運市運保指揮部城市建設、環境整治與交通運行保障組負責人表示,將按照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益求精籌辦亞運”的部署,一盤棋做謀劃、一張圖管全局、一股勁使到底,全力以赴用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好作風、最佳效果,不斷落實“精細、精準、精致、精彩、經典”的工作要求,高質量推動城市基礎設施蛻變、城市能級躍升,高水平實現“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目標,為辦一屆“中國特色、浙江風采、杭州韻味、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會提供硬件支撐,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快速路、地鐵重建道路捷報頻傳 提速提質 高水平構建“暢安舒美”路網體系
1月13日,市建委召開了2022年工作會議暨“迎亞運”道路建設誓師大會,擂響了決戰決勝亞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激越鼓點。
從春節“不停擺”到日常“白加黑”“5+2”,全體城建人扎入工地、守在一線、沖鋒在前,搶時間、抓進度、攻難關,全速推進“迎亞運”道路建設。
人勤春來早。這個3月,全市“迎亞運”道路建設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快速路捷報頻頻:莫干山路高架橋主線下部結構已全部完成,上部結構完成約97%,進入收尾關鍵時刻;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荊長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全線地面道路正在抓緊恢復,緊鑼密鼓地進行路基回填、面層瀝青攤鋪、人行道板鋪設等分項工程;江東大道二期工程最大跨度跨河鋼箱梁完成安裝,主線高架橋完成合龍;東湖高架路二期和望梅高架路二期項目已進入橋面瀝青施工階段;風彩互通完成了最后一聯現澆箱梁混凝土澆筑,為風情大道(金城路—湘湖路)路段在亞運會前建成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地鐵重建道路好消息不斷:臨平區星光街地鐵重建道路完工;建國路(慶春路—解放路)正在進行綠化帶、人行道和綜合管線等施工,處于工程收尾階段;建國路(慶春路—環城北路)也進入完工“倒計時”, 其中慶春路—體育場路段已基本完成,體育場路—環城北路段人行道已鋪設完成,路面瀝青視天氣情況進行攤鋪,機非綠化帶、中央綠化帶、公交車站正加速推進;江城路、杭行路等項目也進入最后沖刺……到3月底,全市將建成開通19條地鐵重建道路、完成7條修繕道路建設。
城市其他道路也借勢加速優化升級:城北區域的萍水東街(莫干山路—橋弄街)、聽勝弄(東新路—長浜路)、龍騰街(拱康路—石前港)同時開通試運行,有效緩解了周邊道路的通行壓力、完善區域路網;串聯起沿線14條道路的交通“大動脈”——臨丁路(秋石高架—余杭區界)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已經完成近98%的工程量,正準備進行全線道路細粒式面層瀝青攤鋪;之江路輸水管廊及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直徑15.03米的“共同富裕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標志著右線盾構機組裝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環環緊扣,層層推進,提速也提質。
圍繞“道路質量提升”,市建委一方面通過“路長制”縱深項目精耕細作,以“管家式”服務保障工程推進;一方面通過“賽馬”廣泛營造競優爭先的積極氛圍,以攻城拔寨之勢沖刺亞運城市建設。
“為了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全面提升道路品質,徹底解決 ‘橋頭跳’ ‘車顛簸’等問題,我們實施了項目‘路長制’,分7個工作小組,每組配備行業專家3名,全方位、全過程介入快速路和地鐵重建道路施工、驗收、移交等環節。”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路長”們白天奔波在工地一線,實時掌握項目進度,聚焦工程建設質量,晚上開展“夜查”和質量“回頭看”,對夜間管線遷改、瀝青攤鋪等工序質量進行監督,保障夜間施工質量安全。“我們還開展‘賽馬’活動,通過每天隨機跑現場、每周全覆蓋檢查、每月現場點評及通報進度等方式,對33條快速路、185條地鐵重建道路進行評比,進一步激勵各單位為推進百日攻堅再發力、再提升。”
不負春光乘勢上,“迎亞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百日攻堅戰鼓催征人。
接下來,市建委將一鼓作氣,全力保障4月底建成風情大道(機場路—金城路)改建工程、通城大道(通彩互通—蕭紹路)工程、江東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河莊大道—青六路)等3個快速路項目及15條地鐵重建道路;一戰到底,全面實現5月底建成天目山路(繞城高速—古翠路)提升改造工程、文一西路(荊長大道—東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下沙路隧道、艮山路過江隧道等17個項目及44條地鐵重建道路的目標。
“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以爭分奪秒的行動力推進項目建設,以勇毅篤行的執行力決勝百日攻堅,以‘繡花功’打造‘精品路’,確保‘迎亞運’道路建設任務全面高質量完成。”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服務國家大局的“大戰略”與保障改善民生的“小切口”融為一體,持續放大亞運效應,乘勢而上提升城市能級,加快形成與國際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綜合承載力,為辦一屆成功、精彩、經典的亞運會貢獻城建力量。
高速及樞紐站場建設提速增效
沖鋒沖刺 高水平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家住錢江新城的傅洋老家在嘉興,每隔幾周都會走滬杭甬高速自駕回去一趟。自3月9日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杭州收費站至德勝互通段)主線高架橋正式開通試運行,傅先生的回家之路方向不變,沿途的風景和心情卻大不一樣了。
“原先經過杭州市區的時候走的是一段雙向4車道,車流量比較大,有時候還會發生擁堵,現在的高架路面更加開闊,可以節省10多分鐘,而且不再收費了,更加順暢安全。”他說。
開通試運行十余日來,杭州收費站至德勝互通段主線高架橋運行良好,從滬杭甬高速出來的車子可以分別轉到德勝東、西兩個方向,也可以通過德勝快速路進入滬杭甬高速。6月底前,高架橋下雙向6車道的地面道路也將具備通車條件。作為亞運保障工程,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的建設在為市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通過將高速公路“抬升”打開了城市發展空間,有效支撐了“城市東擴”和“擁江發展”城市發展戰略。
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將首次在錢塘江上實現杭州地鐵的“踏浪飛渡”——即機場軌道快線的御道站至蕭山科技城站區間段與滬杭甬高架橋合建,改變了地鐵項目以往采用隧道方式穿越錢塘江的設計。未來,一列藍色的地鐵列車將從橋面上一路無阻地穿行而過,成為錢塘江面上一道靚麗風景。
“現在只要天晴,我幾乎每天都要到江邊或者是工地附近拍幾張大橋建設的新進展。”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與城市建設記錄者,家住九堡的鄭祖林在2019年5月31日滬杭甬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彭埠大橋項目的開工典禮上,受邀到現場拍下了在建彭埠大橋新橋的第一張照片,從此與這座大橋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這個項目即將完工,他萬分期待,不斷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一個個難忘的節點。
在他看來,“這座新橋對于杭州來說,意義肯定不一樣,這是一條既有輕軌又有高速路的跨江大橋,跟蹤記錄兩年多來,我深深覺得這將是一個交通樞紐的新起點。”
鄭祖林目前已為彭埠大橋留下了10多萬張“專屬記憶”,希望今后將這些照片整理并做一個展出,讓所有人都看到彭埠大橋從僅有鋼筋骨架結構到完成“踏浪飛渡”的轉變。
在“迎亞運”綜合交通網不斷擴容持續完善的關鍵階段,不僅有翹首以盼的“記錄者”,更有日夜不倦的“沖鋒者”。
3月5日,“浙江交通青年亞運先鋒隊”在杭成立,來自市交通運輸發展保障中心的周峰琦就是其中一員,“作為亞運交通項目建設者,有幸參與了滬杭甬改建項目,我和我的同事正在力爭高效優質地完成亞運保障任務,向杭州市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為杭州亞運會的順利召開作出積極貢獻。”
除了滬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區段改建工程(分為喬司收費站至錢塘江新建大橋段、機場軌道快線合建段和S2高速公路紅墾段3個項目),杭州市交通運輸發展保障中心還統籌推進彭埠互通改建工程、留下互通改建工程。截至2月底,5個亞運保障公路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額117億元,累計完成工程形象進度81.7%。
記者從杭州市交通運輸發展保障中心了解到,彭埠互通與留下互通改建項目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預計到3月底,彭埠互通將完成形象進度88%,留下互通完成形象進度92%。
到亞運會前,全市將共計完成5個高速公路改建工程、3個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配套項目及12個西站樞紐配套項目,建成新建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黃高鐵連接線,建成運河二通道八堡船閘段、新開挖航道段并試通航,高水平建成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地鐵建設再躍新臺階
決戰決勝 高水平建設“軌道上的杭州”
焊花飛濺,晝夜鏖戰。在與時間賽跑中,杭州軌道交通網正不斷織大織密、大步快進。
隨著3號線首通段、4號線二期和10號線首通段于今年2月21日開通運營,杭州已擁有11條運營線路,通車里程邁入400公里的臺階。到亞運會前,杭州地鐵將再添115公里,“集齊”12條地鐵線路。屆時,在建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項目將全部建成通車,運營里程達到516公里,全線網工作日的日均客流預測將達到400萬人次。
接下來,杭州地鐵將“好消息”連連,一張地鐵新線計劃開通時間表日漸清晰。
日前,地鐵7號線江北段〔吳山廣場站—市民中心站(不含)〕和9號線南段〔(觀音塘站—客運中心站(不含)〕正在緊張開展初期運營前的安全評估工作。這兩段線路涉及16座車站、18公里,計劃本月底具備開通條件。
3號線后通段〔主線:文一西路站—潮王路站(不含),支線:石馬站—西溪濕地南站,22座車站,31公里〕正在進行試運行,計劃4月底前具備開通條件。
另外,備受關注的杭州機場快線(苕溪站—靖江站,59公里,15座車站),其東段(靖江站—御道站)于3月10日順利完成“熱滑”,正在進行試運行。該段線路全長25公里,設站6座,除靖江站、蕭山機場站外,其余4座車站均為高架站。
據悉,作為地鐵三期建設工程開工最晚、難度最大的線路,機場軌道快線已進入沖刺攻堅期。目前,14座車站和8座風井主體結構已完成,鋪軌、機電安裝和裝修施工同步進行。根據“迎亞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百日攻堅行動計劃,機場軌道快線全線和10號線后通段〔黃龍體育中心站—學院路站,3座車站,2公里〕計劃7月完成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具備開通條件。
不久之后,杭州機場、杭州東站、城站火車站、杭州南站等4個重要交通樞紐的聯系將更密切,一個更為立體綜合的交通體系及多元交通網絡將形成。(記者 王莉莉 毛雨佳 葛曉路 通訊員 王晨 杭建宣 范楊 丁嵐)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