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輕受眾中大火的“劇本殺”,上周以一種非常“負面”的形象登上了微博熱搜:某閑置平臺數據顯示,該平臺4月份以“倒閉甩賣”為理由,轉賣劇本、道具、桌椅等劇本殺相關商品的數量,較上月增長110%。由此引出的質疑就是:劇本殺的高光時刻,是否已成過去?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艾媒咨詢4月份發布的《2021年中國劇本殺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調研分析報告》。這份報告指出:從2019年到2021年,劇本殺行業一直在維持高速發展。2021年,劇本殺線下門店快速擴張,全國已經超過30000家,整體市場規模預計將增至170.2億元。
從微博熱搜的“冷”,到市場數據的“熱”,生動地演繹了當下劇本殺市場的兩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劇本殺門店已經超過500家,明顯高于北京、深圳和廣州。在接受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上海多位相關從業者都表示繼續看好劇本殺市場。
主打密室、劇本殺等線下娛樂的“TIME”品牌創始人大左說,經過前兩年的野蠻生長,起碼上海的劇本殺門店開始進入洗牌階段。“其實很難說清楚上海現在到底有多少家劇本殺門店,因為可能每天都有新店開張,也有舊店關停。我個人傾向于認為這個淘汰或者說沉淀的過程并不是壞事,它會促進整個行業自我規范,向好發展。”
劇本殺的火速出圈
如果說此前的三國殺和狼人殺從出現到風靡,都還經歷了或長或短的所謂“培育期”的話,那么劇本殺則實現了從綜藝節目到大眾娛樂、從線上游戲到線下門店的雙重火速出圈。
劇本殺來源于國外一款名為“謀殺之謎”的桌游。2016年3月開播的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首次將劇本殺帶入中國大眾的視野。同年,各種劇本殺APP、線下店相繼出現。
2017年初,戲劇編劇出身的季小嵐應邀進入某劇本殺公司擔任總編劇,帶著手下4名編劇進行劇本創作。在試運營階段,該APP可以做到每日上新本、日增新用戶上千名,正式運營到第3個月時,該APP已有100多個劇本可供玩家體驗,排名躍升至行業內前4。
“那時應該是劇本殺APP和玩家之間的蜜月期。但其實很快,線上劇本殺的局限性就暴露出來了,APP對玩家的吸附力嚴重不足,絕大多數玩家并沒有付費游戲的意愿。”
與此同時,有感于劇本殺的火爆,以及“明偵”的示范效應,為數眾多的密室、狼人殺店家利用已有場地,轉型成為最早一批的劇本殺店。
在上海頗有聲望的“魔魔島”,早從2012年開始做密室,是上海最早的密室店之一,2016年起將部分密室轉做實景劇本殺。同樣是2016年底,大左自己動手寫劇本,并于第二年開了“TIME”旗下第一家實景劇本殺店。J.D.桌游轟趴館則從狼人殺和傳統桌游轉型為J.D.桌游&偵探推理館。品牌合伙人“花心”的朋友圈顯示,早在2017年5月,店里就已經在做漢化的國外劇本殺如《死穿白》《奧伯利莊園》等的試水經營了,同年6月開始接觸“豪門驚情系列”國內原創劇本的經營。
作為一款自帶社交屬性的游戲種類,線上劇本殺的整體表現明顯弱于線下。對玩家而言,線上免費的優質本少,且存在語音嘈雜、網絡卡頓、缺乏秩序等問題,體驗感差;對運營方而言,線上劇本殺至今沒有找到持續穩定的變現渠道。即便疫情期間,線上劇本殺APP再次火爆,一些頭部的劇本殺APP甚至被熱情玩家擠爆了服務器,但依然難以實現整體盈利。隨著疫情好轉,劇本殺的熱度依然回到線下。繼2019年后,2021年成為劇本殺門店的又一個熱年。
劇本殺門店站上風口浪尖
艾媒咨詢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消費者線下活動偏好的調查報告中指出,2021年中國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娛樂方式中,“玩劇本殺”以36.1%排名第三,僅次于“看電影”(38.3%)和“運動健身”(36.4%)。
雖然數據的準確性有待商榷,但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劇本殺迅速集聚起越來越多的年輕玩家,卻是行業內外公認的事實。玩家阿黛爾從去年疫情好轉之后才開始玩劇本殺,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已經玩過了四五十個桌游本,此外還有十來場實景本。
但阿黛爾笑言,朋友當中有比她更狂熱的劇本殺玩家,“有幾個朋友經常是工作日下班之后直接沖到劇本殺店,點個外賣,一邊吃晚飯一邊玩,玩到十一二點回家。”
在吸引眾多年輕玩家目光的同時,劇本殺門店更當仁不讓地站上了投資、創業的風口浪尖,尤其是一度被認為“回本周期短”“資金可以快進快出”的桌游本店。J.D.桌游&偵探推理館合伙人“花心”大致算了一筆賬,開一家中等規模的劇本殺店,算上房租、劇本、主持人等費用,前期投入約20萬-30萬元,是多數年輕創業者都可以負擔的費用。但“花心”話鋒一轉:“這是非常中規中矩的做法。但對投資客而言,性價比卻可能是最低的。”
業內心照不宣“掙快錢”的做法有兩種。或者高額投入,將場地、裝修、服務、宣傳等做大做足,在短時間內迅速集聚玩家,打造成網紅店;或者開小門店,通過使用盜版劇本、低價競爭等方式,迅速收回成本。
“這兩種方式,都有掙快錢的可能。但你越可能掙快錢,也意味著越有可能翻車。除了這兩種,80%的桌游本店就是正常經營,掙不到大錢,但可以維持下去。”
在“花心”看來,微博熱搜所指向的“劇本殺店關店潮”,多數就是這些“野蠻生長”的低成本小店,或是發現實際利潤和創業前預期差別很大的理想型創業者。而這些門店的關停,并不足以對整個劇本殺市場造成什么沖擊,更無法證明劇本殺市場就此走向“沒落”。正相反,就像懸疑劇觀眾最痛恨劇透一樣,劇本殺也有“一個本只能玩一次”的特殊性,如果在不規范的門店獲得很差的體驗,很可能破壞了整組玩家對一個本、甚至對劇本殺這個游戲的好感。從這個角度來說,一些劣質門店的關停退出,對行業來說是件好事。
“當快錢的泡沫被擠壓出去之后,能夠沉淀下來的同行才做得更久。”
頭部實景店的品牌擴張
與市面上此起彼伏的桌游式劇本殺門店相比,實景店則是另一番景象。如大左所說,相比前兩年的野蠻生長,起碼在上海,無論是實景式還是桌游式的劇本殺店,都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打造各自的品牌和特色。尤其是對投資成本動輒上百萬計的實景店而言,擠不進頭部,就約等于沒有生路,這也使得進入實景劇本殺店的投資都更為謹慎;而在進入頭部之后,實景式劇本殺店的品牌擴張之路是非常通暢的。
2021年之前,“TIME”旗下已經有一家實景、一家桌游本店。今年5月5日,“TIME沉浸式娛樂”在南京東路悅薈廣場3樓開業,還有一家桌游本店正在裝修當中。“如果是想賺快錢,肯定不會投實景店。目前而言,實景和桌游,我們公司的比例是一半一半吧。”
“魔魔島”沉浸實景娛樂合伙人霏霏則表示,將繼續發揮團隊優勢,專攻實景劇本殺。“魔魔島大型飆戲劇場·宮斗”占地2000多平方米,光演員就有20多個,玩家可以從“后宮心計”“九子奪嫡”“反清復明”三個主題中任選其一,不同主題的玩家可以同時入場,每組都有自己的線路。目前,“魔魔島”有4家沉浸式實景娛樂店。由“魔魔島”創始人參與合作創立的另一品牌“入戲INSIDE沉浸式游戲劇場”,也以熱門主題《和平飯店》打出了知名度。
這些實景場次價格都是百元以內的桌游本價格的數倍。但從點評網站的預訂情況來看,價格完全沒有“殺”退玩家的熱情,很多場地都需要提前一周甚至更久預訂,或者只能選擇跟其他玩家拼場。
上海實景劇本殺店在場景、劇本、演繹、運營方面的能力是業內公認的,這也使得不少頭部品牌在做好本地的同時,還逐漸擴張、下沉到其他城市。據悉,“入戲”將在北京新開一家“和平飯店沉浸式體驗劇場”,而“TIME”也將在紹興、西安開店。
行業前景取決于創造力
與“劇本殺關店潮”同時出現的,是關于“劇本殺還能火多久”的討論。值得一提的事,經過5年的發展,劇本殺行業“劇本殺作者(或稱編劇)-發行-店家”的產業鏈已經逐漸成型,并趨于細化,僅僅將末端劇本殺店的興亡單獨拿出來討論,顯然是不夠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眾多店家和玩家的口徑是一致的:劇本殺的前景,取決于這個行業的創造力。
大左從桌游店起步,如今“TIME”涉及劇本殺作者、發行、門店等各個環節。他打了個比喻:我們可以將劇本殺店看作一個個電影院,實景本店相當于IMAX,發行公司相當于制片公司,每個新本相當于要上映的影片,劇本殺的市場體量相當于電影票房。“只要不斷有新的影片上映,觀眾是不會對電影院厭倦的吧?如果以電影行業的標準來看,劇本殺在10年之內都不太會出現所謂‘滅掉’的情況,除非有更適合中國年輕一代的新的線下娛樂形式出現。”
事實上,劇本殺之所以比三國殺、狼人殺更快實現線下布局,更快進入大眾娛樂范疇,除了綜藝節目的普及和加持之外,還因為劇本殺這個游戲類型,給了作者、店家、玩家廣闊的發揮空間。從最初的單一推理本開始,如今劇本殺已經衍生出情感本、恐怖本、歡樂本、陣營本、機制本等多種類型。從門店服務來看,除了各有千秋的實景本店,桌游本店的主持人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新手玩家和不入戲玩家的體驗感問題,優質主持人已經可以成為桌游本店的重要招牌。
玩家阿黛爾非常認可大左的“影院理論”:“我會覺得這個行業最大的瓶頸,就在于它的創造力,在于會不會有源源不斷的新劇本甚至新劇本類型出來。只要優質的新本不斷,老玩家肯定是不會退出的,還會帶動越來越多的新玩家進來。甚至我覺得,劇本殺店會不會成為年輕一代小朋友們的棋牌室或者卡拉OK?”
與風靡過多年的棋牌、卡拉OK相比,劇本殺更充分地滿足了年輕群體對線下娛樂和陌生社交的雙重需求。
本身從事舞臺劇相關工作的珊珊說,劇本殺滿足了玩家的“代入感”和“參與感”:“你去看一場舞臺劇,觀眾和演員是兩個相對的角色,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疏離的;但是在劇本殺這里,你既是扮演自己角色的演員,也是他人扮演角色的觀眾,而且你在劇情當中還有非常多的發揮空間。我相信未來的大眾娛樂也必須要照顧年輕群體越來越強的自我意識,因此轉向更為平視的視角:我要參與其中,這是我的主場。”
而能夠滿足這種“主場”意識的關鍵環節,是位于劇本殺行業上游的劇本,而不是末端的門店。(晨報記者孫立梅)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